-
2022-3-15梅花鹿的繁殖特點
-
2022-3-15人工養殖梅花鹿的鹿場建設
-
2022-3-15梅花鹿養殖需要哪些條件
資訊速遞
馬鹿是一種大型鹿類,因為外形和馬相似而香名,在鹿品種當中,馬鹿的鹿茸產量很高,其中鹿胎、鹿尾等也是名貴的滋補品,為了提高馬鹿的茸產量,在馬鹿的養殖中可抓好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1、購買優良品種 如天山馬鹿、塔里木馬鹿以及天山馬鹿和東北馬鹿雜交培育出的東新馬鹿。這些鹿在相同飼養管理條件下,比未經培育的鹿種可提高鹿茸產量30%~60%。若能購買超特級(產茸18公斤以上)或特級(產茸15~18公斤)種公鹿的后代,則增產效果更顯著。
2、養好繁殖母鹿 保證母鹿各生產時期的營養需要,使母鹿生產出健康、初生重大的仔鹿,同時母鹿的泌乳量增多,保證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長發育。哺乳后期,即每年8月20日左右對仔鹿采取一次性斷乳措施,利用近1個月的時間對繁殖母鹿進行“短期優飼”,使其早增膘、早發情。
3、加強幼鹿培育 在仔鹿生后15天左右開始補飼精料。配方:豆餅25%、炒黃豆面10%、玉米48%、小麥麩15%、磷酸氫鈣1%、食鹽0.8%、添加劑0.2%,另加占精料40%的粉碎胡蘿卜。開始仔鹿每日可采食0.1公斤,到斷乳時增加到1公斤/頭,到年末可達2公斤/頭。同時,讓其自由采食新鮮的柞樹葉、楊樹葉或優質青草。對幼齡公鹿采取“直線培育”,使其快速增重,到6月齡時體重可達到100公斤,8月齡時即可長出初角茸。
4、幼齡公鹿適時平茬 幼齡公鹿茸長到3~5厘米時,鋸下2厘米,使其生長出成型的初角再生茸,并促使角基增粗,提高終生產茸量。
5、合理組群、調群 按成年公鹿的種類、年齡、性能和體況進行合理、適時分群、組群(群宜小不宜大)和調群,以便給予不同營養水平的日糧。這樣也使各鋸齡公鹿收茸集中,撥茸時互不干擾,可保證其正常采食、反芻和休息,以利于鹿茸生長。
6、搞好公鹿的飼養管理 生茸前期和生茸期是飼養公鹿最關鍵的時期,每晝夜至少飼喂4次全價飼料。精料喂量:生茸前期為1.5~2公斤/頭,生茸旺期為3.5~4公斤/頭。飼料品種和配方應穩定不變;加料時要一點點加,防止加料過急而造成頂料。應看管好生茸鹿,及時除掉壓茸的角盤;發現打架、扒咬鹿茸的惡癖鹿,及時挑出單獨管理;生茸期應禁止生人、小動物、畜禽等進公鹿舍,避免引起炸群傷茸,致使茸早鋸減產;在生茸期天氣炎熱時,要給公鹿舍定時噴水降溫
7、合理收茸 對壯齡公鹿和種公鹿應收取肥大的四權茸;上沖、多頭肥大的畸型茸可晚收;對茸左右生長不齊,差3天以上的,要鋸取單支茸。注意:初角茸的留茬要低于成年鹿頭茬茸的留茬,收再生茸的留茬一定要高于頭茬茸的留茬。
8、疾病防治 平時注意防治佝僂病、跛蹄、風濕癥、殘肢、撞傷、膿腫、胃腸炎及壞死桿菌、結核、李氏或巴氏桿菌病、寄生蟲、氟中毒和添加劑中毒等。
9、鹿群年齡結構要合理 即增加上鋸公鹿生產利用年限和合理調整老齡公鹿群占上鋸公鹿群的比例。
10、固定飼養人員 保持公鹿群與其飼養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相對穩定,保障飼養管理的順利實施。
- 上一個:鹿粉碎性骨折要怎么治療